汇川重回销冠,主机厂高增主导市场|9月电机配套榜
9月新能源物流车电机累计装机量6.5万辆(不含重卡、皮卡、专用车等车型,下同),同比增长48.1%。1-8月新能源物流车电机累计装机量突破44.3万辆,同比增长39%。在这一快速扩张的市场中,电机配套格局正悄然发生深刻变化:第三方电机品牌整体承压,主机厂自供体系加速崛起,市场份额争夺日趋激烈。
汇川重回榜首,主机厂普遍高于第三方
在2025年9月的单月装机量榜单中,汇川联合动力以14141台的成绩重回榜首,同比增长15.7%。尽管增速不及头部主机厂,但凭借稳定的配套基础,仍守住第一位置。然而,从1-9月的累计数据来看,汇川的装机量为97343台,同比下滑10.5%,反映出其在长期竞争中面临的压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头部主机厂在9月集体爆发,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力量。
其中,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表现最为亮眼,9月装机量1.23万辆,同比激增 104.4%,进一步巩固优势;北汽福田增速更甚,以6909辆的装机量实现141.1%的同比增长,位列榜单第3位;中国重汽则凭借581.7%的同比增幅,从去年9月的186辆增至1268辆,成功跻身TOP10;柳州五菱新能源作为新面孔,本月实现1146辆的净增长,直接进入榜单第10名。
第三方品牌中,仅少数企业实现高增长。珠海英搏尔以3999辆的装机量同比增长244.7%,位列第5;四川建安工业因去年基数极低(仅1辆),本月以2719辆实现271800%的同比增幅,排名第6。但多数第三方品牌增速疲软,武汉理工通宇甚至出现44.6%的同比下滑,装机量从3798辆降至2103辆。
第三方品牌整体疲软,结构分化加剧
从2025年1-9月累计数据来看,新能源物流车电机市场的“主机厂主导”趋势愈发清晰,在1-9月装机量TOP10企业中,主机厂虽然与三方电机企业数量持平,但增速远超第三方品牌。上汽集团以479.7%的同比增幅领跑,累计装机量从7458辆飙升至4.32万辆;北汽福田同比增长 153.8%,累计装机量达4.53万辆;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持续发力,以75.5%的同比增长实现7.37万辆的累计装机量,缩小与头部的差距;此外,上汽大通和江淮汽车分别以329.4%、122.9%的同比增幅跻身TOP10,进一步挤压第三方品牌空间。
第三方电机品牌整体呈现疲软态势。除汇川外,武汉理工通宇1-9月累计装机22467台,同比下滑42.7%;尽管珠海英搏尔、四川建安工业等企业实现数倍增长,但其基数较小,且客户集中度极高。
而从配套结构看,第三方品牌普遍依赖单一或少数车企,抗风险能力较弱。例如,珠海英搏尔65.7%的配套量集中在上汽大通,对单一客户依赖度极高;四川建安工业74.8% 的配套量来自长安凯程,其他客户贡献微乎其微;汇川联合动力虽配套客户较多,但前四大客户(奇瑞商用车、鑫源汽车、东风轻型车、长安跨越)合计占比达 58.8%,仍存在一定集中风险。这种“强依赖”模式在主机厂加速自供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脆弱。
结语
当前,新能源物流车电机配套市场正呈现出并行的发展特征:一方是以汇川为代表的第三方品牌,凭借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维持一定市场份额;另一方则是主机厂自供体系的快速崛起,逐步蚕食第三方市场。
对于第三方品牌而言,单纯依赖少数客户的模式已难以为继。能否逆主机厂化?第三方品牌必须加快技术迭代、降低成本、拓展客户边界,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守住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