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80万!2026年新能源物流车销量预测出炉
电车资源预测,2026年新能源物流车销量将冲击80万辆。这一预测并非主观臆断,而是基于2025年行业发展趋势,结合政策端试点扩容等多维度红利延续、可预见性的市场需求释放与补能设施完善进度综合研判的结果。
根据电车资源行业研究院数据统计,2025年1-8月新能源物流车累计销量37.8万辆,逼近40万辆。近半年销量持续稳定在5.3万辆左右,按照行业传统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及年底渠道促销清库存的销售特点,预计2025年全年销量确定性突破60万,预计可达62万左右,2026年将正式迈入“政策托底+市场爆发+技术赋能”的新阶段——即便增速较2025年有所放缓,维持在24%-30%区间,仍能支撑起77-80万辆的市场规模,既符合行业年均复合增长惯性,也充分考虑了销量基数扩大后增速自然回落的客观规律。而新增15-18万辆将重点落实在8方及以上大VAN、小卡和轻卡细分市场。

增长核心一:新增需求扩容,细分市场精准受益
新增需求是销量增长的重要支柱,两大关键渠道对细分市场形成差异化拉动:
1.战略客户及货运平台扩容:顺丰、京东物流等头部企业加速“绿色车队”建设,采购需求精准化、规模化,直接带动新能源轻商品系增长。轻卡因“中短途大载重”成城际接驳主力,2026年采购量将显著提升;八方及以上大方量车适配商超大批量补货场景,已被苏宁物流等纳入优先采购,销量占比预计明显上升。而货拉拉为首的即时货运平台,对大VAN产品及小卡产品的的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2.新零售与三大电商平台驱动:电商下沉与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爆发,催生“最后3公里”需求,激活微小卡市场,2026年随前置仓增加,微小卡需求与占比将持续攀升;同时电商区域仓布局带动轻卡配套,其“区域仓-前置仓”运输作用凸显,销量将受有效拉动。新零售经济的爆发,正在快速改变城市主力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推动上门配送需求快速上涨,而货仓到配送点之间的商品运输给新能源物流车带来机会。
增长核心二:转化需求发力,存量市场潜力释放
存量市场转化聚焦两类群体,释放可观增量:
1.传统车企对基盘用户引导:东风、福田、长安等拥有庞大燃油车用户基盘,近两年无论在新能源战略转型升级方面,还是在产品端、渠道端转型方面,都有明显加速和发力,这对于其品牌本身的传统油车用户的置换新能源车辆有很强的引导作用。以五菱为例,在五菱推出五菱扬光中面产品后,快速上量,同时推动了其下沉渠道端新能源渗透率,而且也影响其竞争对手向下沉市场延伸,整体为加速新能源化进程带来不可忽视的价值。
2.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从模式引领到模式下沉,再到模式惠民,通过新的模式创新,降低了用户拥车门槛,解决用户拥车困境,并且已经实现从客户端走向用户端,对于存量的油车用户置换升级新能源车,提供了一条解决路径。
增长核心三:产品迭代与策略下沉,激活市场动能
产品与策略优化为增长注入动力,关键在三方面:
1.产品与价格优化:车企加大研发,推出长续航(超300公里)、高载重(提升10%-15%)改款车型,同时通过供应链优化下调部分车型价格,提升性价比以覆盖更多用户。
2.营销创新重塑观念:车企突破传统展销,以“线上直播+线下试驾”结合模式展示成本优势,辅以“以租代购”“电池租赁”方案,降低购车门槛,化解用户顾虑。
3.下沉市场深度布局:车企在二至五线城市及农村设销售与服务网点,联合运营商建“县-乡-村”补能网络;叠加公共领域电动化试点落地,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数据印证:测算方法指向77-80万辆区间
仅凭定性分析不足以支撑结论,通过定量测算方法验证,2026年销量区间均锁定77-80万辆。
从同比增速法来看,结合行业历史数据与增长规律,2024年销量45.7万辆,2025年预计将达到62万辆左右(同比增速约31.3%),与行业发展趋势形成合理呼应。考虑到销量基数扩大后增速会有所放缓,预计2026年增速在24%-30%区间。以2025年预计62万辆为基数计算,62万辆乘以(1+24%)≈76.88万辆,62万辆乘以(1+30%)≈80.6万辆,综合行业实际发展情况,可支撑起77-80万辆的市场规模,由此形成一重数据支撑。

结语:2026年行业机会与重点方向
2026年新能源物流车销量突破77万辆概率较大,冲击80万辆需加速下沉市场渗透、推动城际运输场景爆发。行业参与者需聚焦三方面:渠道下沉布局增量市场,产品端适配细分需求,运营端严控成本应对竞争。当前货运平台合规化推进,司机信心回升,行业正迈向“量价齐升”黄金期,2026年增长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