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章

电车资源

范泛谈:贴牌代工,是破除新电池工厂目前困局的一重要选择

视点
其它
电车资源EV江湖 范永军 ·
2021-02-26
评论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十余年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从2015年的1.78万台产销量,到2020年的136万台产销量也就是5年的时间,尽管行业还处于成长期,而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最为核心的动力锂电池行业却已进入了飓风期,头部企业寡头垄断趋势越发明显,全国百余家动力锂电池企业,前三市场占比就超过了70%,前十市场占比更是超过了85%,留下了数十家尾部企业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尤其是近两年行业新进入者:全新工厂,全自动化设备,投入巨大,而因产销原因目前进退两难;而行业头部企业却是产能不足,还在各地跑马圈地投资设厂。

动力锂电池行业冰火两重天的格局,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高度相关,因为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装配谁家的动力锂电池对车辆销售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一旦发生车辆着火等安全事故,如果装配的电池是电池行业头部企业的,媒体和公众的目光都会盯向电池企业,而如果是装配的电池是不知名的,媒体和公众都会聚焦于整车主机厂品牌,也就是谁个高谁顶雷。基于此,主机厂大多不想由自己来顶雷,也就在电池选型上大多选择电池头部企业的产品,如果要选择非头部企业产品一定是基于这一产品性价比奇高,且前期量一定不会太大。

动力锂电池行业的这一状况对新建电池工厂就带来了巨大的生存挑战,为了保证电芯生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电芯进行全自动化生产是必须的,问题是全自动化生产线一旦启动就不能轻易停下,而客户要下批量订单的前提是经过一定数量样品反复的装车测试,验证合格后方有可能。一方面自动化生产线不能停,一方面客户批量订单很难下,持续生产库存受不了,每天物料投入也很大,不量产产品和工艺改进又无从谈起,客户和市场会更难拓展,总不能用中试产品给客户送样,如果量产跟中试在产品质量上差别较大,就会惹祸上身。所以如何保证产线顺利投产与持续生产,又不出现库存积压就是新建电池工厂第一号要解决的问题,为行业头部企业贴牌代工就是一重要选项。

一是行业头部企业因产能不够,而需到处去新建基地和工厂。虽然这些新基地与工厂大多都属各地招商引资性质,当地政府给予了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诸多优惠条件,甚至连厂房都由当地政府投资修建,企业属拎包入驻,但毕竟新基地谈判与开工建设,生产设备安装与调试需要不短的时间,短则一两年,长则三四年,而市场需求与变化是迅速的,新基地建成投产时,市场环境是否已改变很难预料。

二是新建电池企业早期发展最为缺乏的就是品牌影响力,因为自动化生产线设备供应商就是行业这几家,安装调试由设备供应商负责,而材料供应商、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这些年也基本成熟,只要有一批相关行业经历丰富的人员负责,产品质量就不会差到哪去,问题是没有品牌影响力,就不会多少订单,没有订单就没有稳定的生产,没有稳定的生产,供应体系、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技术与生产工人队伍就很难稳定与提升。所以新建工厂当没有足够多的前期投入与库存承受力时,可以为头部企业贴牌代工生产。与行业头部企业签订五年左右的贴牌代工协议,由头部企业派出技术、工艺、质量监管人员,负责对企业设备及控制参数作出调整,作业指导与质量控制计划由头部企业批准与认可,材料供应商由头部企业指认或认可,双方约定代工商务条件,甚至在什么时间代工企业可以生产部分自有品牌产品及对外销售等,就如同富士康作为品牌手提电脑代工商,也可以部分生产与销售富士康手提电脑。最终,代工协议结束后,其市场品牌力也已构建,即可独立发展。

新建电池企业采取为行业头部企业贴牌代工,可以盘活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提升技术与工艺水平,稳定技术与生产团队,还可以经过几年的代工生产培育自有品牌与市场,避免被行业特点而拖垮拖死。而行业头部企业可以减少新建基地工厂巨额的固定资产和设备的资本性支出,用少量技术、生产、质量管理人员输出即可快速增加产能,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且因可盘活当地的电池企业,可以与当地政府谈判以获得相关政策支持。

来源:电车资源EV江湖 

作者:范永军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

范泛谈:贴牌代工,是破除新电池工厂目前困局的一重要选择

展开余下全文
在app内打开
提示
确定
新浪微博
朋友圈
微信好友
QQ空间
我来评论两句

表情

相关文章
 0
发表评论

分享